![圖片[1]-觀音靈簽第九十七簽解簽 觀音靈簽97-音狐運勢網(wǎng)](https://www.nongli.com/uploads/allimg/170104/1-1F1041515140-L.gif)
觀音靈簽 第九十七簽: 六出祁山
吉兇:中簽
宮位:亥宮
簽詩版本一
園林月色搖疎影
恍若鋪成滿地瓊
幾度兒童來收拾
豈知收拾總無成
疎:音同疏
簽詩版本二
當風點燭空疏影
恍惚鋪成鏡里花
累被兒童求收拾
怎知只是幻浮差
累被兒童求收拾一句,另有改作累累河山待收拾一說。
童本作竟。
幻浮差本作自浮差。浮差指飛行物體。
詩意
此卦當風點燭之象。凡事虛名不利也。
解曰
富貴在天。貧窮是命。不用求謀。皆是前定。
圣意
家宅 祈福。
自身 謹慎。
求財 得利。
交易 慎重。?
婚姻 中平。
六甲 有驚。
行人 杳。
田蠶 損。
六畜 損。
尋人 無蹤。
公訟 虧。
移徒 守舊。
失物 兇。
疾病 犯陰。
山墳 改。
詩文解譯
簽詩一
園林月色搖疎影
恍若鋪成滿地瓊
幾度兒童來收拾
豈知收拾總無成
簽詩二
當風點燭空疏影
恍惚鋪成鏡里花
累被兒童求收拾
怎知只是幻浮差
整體解譯
園林中的月色搖曳著影子。當風點蠟燭的影子搖晃著。
此景象就如滿地撲著美玉。就如鏡子里鋪著許多花。
兒童看了幾度要來收拾
想要收拾,那知道卻沒有。那知這只是浮在地面的幻象樹枝。
瓊:美玉。
差:樹枝。
本簽精髓
如夢幻泡影。?
凡事做事
本簽形容此謀望之事,如夢幻一般,取之不可得,此皆是宿命。
人生之好命運,乃是過去世之善行而來,因此,若感嘆自己欠缺好命運者,應止惡持戒、行善積德,以利未來出現(xiàn)好命運。另外,若宿命中原有壞命運尚未發(fā)作者,應極力懺悔業(yè)障,以遏止壞命運發(fā)生。
愛情婚姻
若是追逐愛情者,雖然一時似乎有情人,但往往不了了之,沒有下文。
幾度的追逐,總是如夢幻般沒有善果。
工作求職 創(chuàng)業(yè)事業(yè)
若問工作前途
在工作上表現(xiàn)平凡,勞碌終身,欠缺展望。
若問事業(yè)前途
若問事業(yè)者,前途黯淡,談不上獲利。這是宿命之故
考試競賽 升遷競選
若參與各種競試者,即使看好一時,也往往臨場落空。
投資理財
在投資上,往往看好,但實際卻沒賺到,這也是宿命之故。?
經(jīng)商生意
在經(jīng)商上,往往即將而來的生意,也常莫明的退去,這是宿命之故。
房地交易
買賣房地產(chǎn),往往看好一時,但往往沒賺到,這是命運不佳之故。
治病健康
對于治病方面,雖然有所診療,看似乎有效,往后也往往無效。此病當極力懺悔業(yè)障,可以減輕病苦。
轉(zhuǎn)換變更
目前不順遂想要力求轉(zhuǎn)變,其實,就算轉(zhuǎn)變了,一時看來似乎有效,其結果往往還是沒用。
求孕求子
若想求孕生子者,有子有子命,無子天注定。
官司訴訟
在官司方面的運途,虧損或牢獄收場。
尋人尋物
遺失的物品,找不回。這也是宿命之故。曾經(jīng)盜取他人財物,故今淪落至此。
遠行出國
想要出遠門深造,此計畫看似雖好,往往不了了之,沒有成果。?本文來三通起名網(wǎng)?
簽詩故事一
◇孔明六出祁山
三國時,祁山橫貫于魏蜀間,孔明屢出祁山伐魏都不成功。
第六次出祁山,孔明寫了出師表,終不能勝。最終,諸葛亮因過于操勞,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歲。
(本故事喻「智慧不抵業(yè)力」)
簽詩故事二
◇鄧通銅山鑄錢
鄧通本來是一名船夫(黃頭郎),因為符合漢文帝夢中預兆,因而受到寵幸。
鄧通小人得志,自然十分得意。有一天,文帝派心腹召來一位道法高深的相士,特地給鄧通看相。文帝想,像鄧通這樣的面相,當然是屬貴人之相,能得皇帝的寵愛就是實例。鄧通確實合乎相法上的貴人之相。相士心中驚異,難怪這么個黃頭郎有如此的造化,平步青云。但相士畢竟造詣很深,他從鄧通的面相中看出了鄧通凄慘的末日。他淡淡地告訴文帝,鄧通日后會饑餓而死。?
文帝不敢相信,堂堂天子喜愛的人日后會饑餓而死?文帝像是跟自己賭氣,便一不做,二不休,特地下旨,賜鄧通蜀郡嚴道銅山,允許他自己鑄錢。這無異于將天下的財富賜給了鄧通,鄧通富甲天下,甚至不遜于天子。鄧通擁有了鑄錢的特權,召集人馬,大規(guī)模鑄錢,鄧氏錢自此流行天下。
有一次,文帝病了,病情很重,身上長了氣味難聞的瘡皰,瘡里流出了膿。鄧通伺候文帝,鼻子也不皺一下,更不用說嫌病體的氣味。等瘡熟了,流出了膿,鄧通不聲不響地伏下身子,一口一口地吮凈了膿血,然后讓御醫(yī)換藥,瘡口竟很快就痊愈。
文帝感動不已,便問鄧通:「這普天之下,誰最愛我?」
聰明的鄧通想想后回答:「最愛陛下的當然是太子?!刮牡埸c頭。
太子探視文帝,文帝指著自己身上的一處瘡對太子說:「這兒有膿,你把它吸干凈。」?
太子看著那令人惡心的膿瘡,險些吐了出來,哪能再俯下身去吮吸?太子站在那里,面現(xiàn)難色。
這件事后,太子心中憂懼,不明白父皇用意何在。
太子派心腹打探,從皇帝的近侍得知,鄧通天天替皇帝吸膿,并還有那一段普天之下誰最愛我的對話。太子自然覺得慚愧,但從此以后,就恨上了鄧通。
公元前一五七年六月,文帝在長安未央宮去世,終年四十六歲。太子劉啟即位,為漢景帝。景帝著手鞏固政權,鄧通先被遣送回鄉(xiāng),廢為庶民。接著,有人告發(fā)鄧通私鑄錢幣,鄧通被抄家。最后,文帝心愛的鄧通竟真的饑餓而死了。
暫無評論內(nèi)容